① 提前筹划 明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伊始,编制了《项目工作大纲》,提出了“安全耐久,环保节约,科技创新,至臻建设,创鲁班奖、詹天佑奖,创平安工程”的建设目标,根据建设目标,制定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和专用技术标准。
② 实施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
全方位开展全寿命周期设计,涵盖耐久性的结构设计、抗疲劳及防腐措施、施工保证措施、养护规划、健康监测等内容,从源头上提升项目的品质。
③ 全面推行“四步法”工作流程
项目工序管理“方案审查、首件总结、过程检查、工艺总结”四个环节的规范化工作流程,得到持续有效运行,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
④ 创立“工序流程卡”制度
对墩塔身、塔柱节段、箱梁预制安装、钢箱梁制造、索鞍索夹制作等工序,在首件工程实施的同时即贯彻实行工序流程卡制度,实现工序标准化。
⑤ 首推“专控工序”管理
对高墩模板、节段梁架桥机、缆索吊机、现浇支架等安全风险较大的工序推行专控工序管理,在实施前须有施工自检后由监理对专控工序验收签认后方可实施。
⑥ 推行主桥上部结构施工主动管控
上部结构施工是悬索桥风险最高、难度最大、转换最快、管控最严的分部工程, 项目通过超前统筹规划,构建了以业主为核心、一桥各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归纳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结合虎门二桥项目实际,联合编制了《虎门二桥项目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主动管控办法》,实行程序化、表格化、清单化、兜底式管控。
⑦ 开发使用钢结构远程管理系统
根据钢结构加工制造点众多、分散,各自加工制造特点、重难点不同,不同制造单位理念、工艺不同等实际因素,本项目对虎门二桥钢结构管理思路采取了全过程质量和进度远程控制理念,对索鞍索夹、钢箱梁、主缆吊索等主要钢结构进行加工制造重难点分析,并结合制造单位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借助钢结构远程管理系统,直击管理重点、关键点,在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